【守静观海】

原标题:“消费心理”漫想


(资料图)

欧阳

近段时间以来,因为油价攀升显著,于是,到底是购买燃油车,还是选择电池驱动的车,成了网上的热门话题。仅就市场反馈的情形看,似乎电动车有取代燃油车的势头,一方面是电动车销量迅猛的增幅;另一方面是,不仅电动车新势力来势凶猛,而且各家老牌厂商也开始发力电动车领域。

虽然仍有不少燃油车的拥趸为燃油车辩护。诸如到底是“氢电”还是锂电还没有定论,或者发电、废旧电池处理这些“污染”未必能够担得起“清洁能源”的名号之类。当然了,少不了的还有安全性,和价格溢出之后燃油与电池何者更经济的测算,以及高温、低温环境下的得失尚待评估,等等。

看来问题的解决一时也难有定论,不过,化石能源行进在其旅途的末端应该是没有太大争议的,余下的问题是时间的业务了。

有意思的是,面对各种电池车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笼,各路购买者的“消费心理”真是有点难以看明白。

时下的马路上,各种标牌的电动汽车穿行,多到出品厂商是谁这种简单的问题,连自称“专家”的爱车一族都失去了判断力。

俺不懂车,哪家车强完全不知道。不过,面对如今的这种啥名字的电动车都有购买者的情形,比较难以理解。

还是从亲身经历谈起。早先电视机开始进入寻常家庭的时日,各种牌子多如牛毛,因为彩电能力跟不上,卖家市场嚣张了一阵子。可没多久,一众“杂牌”队伍很快就败北了,整得修理电视都成了问题。基于“难买”的特殊环境,彼时的“消费心理”应该没什么优劣可说。

之后是电脑时间。最初也是有牌、无牌的一起充斥市场,我自己就假装内行,亲自攒过好几台电脑,一直到市场饱和,巨头们舍弃高额利润加入降价的队伍。然后,各路杂牌军、“游击队”溃败消失。

再来说手机,这是很晚近的事。初时也是品牌纷纭,还不止于此,连“山寨”一脉也是风生水起,唯一相同的是,各家都不缺乏追捧的消费者。

再后来的事实演进,许多消费者们都很清楚了:大家都有亲身的体验嘛。

事例就不再赘述了。很是让人不解的是,为什么总有消费者内心里没有“品牌”这根弦。当然,我并不是说,“新势力”就非得先怀疑一阵子再决断,但面对“多如牛毛”的新介入者,是不是还是少一点冲动好呢?

我有一位机车的玩家朋友,有钱,我曾劝他玩儿迈巴赫、布加迪啥的,结果他很蔑视我的无知,说那都不是玩儿的好不!以他的经验,玩儿车必须玩儿上市两年以上的“旧车”,“各种问题都暴露得差不多了,调教也实用优化了。”这家伙的理论可能有道理吧。

我觉得没道理的是,现如今那么多杂七杂八的电池动力车,几乎每家都能收获相当数量的购买者,为什么啊?虽然俺个人还是支持新势力的——末了一定会让老巨头低头,就像电脑、手机那样。

也许众多新势力车的赞助者都是年轻人吧,没有经历过发展年代更新换代的把“耐用”消费品都整成耗材的事儿……

事实上,何止是消费市场,人啊,真真的太复杂了,指望其心理理性化实在是不容易。不说个体,放眼社会、放眼族群,好了伤疤忘了疼的事,中断过吗?好像还真没有。

标签: 多如牛毛 杂七杂八 特殊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