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给苗乡孩子的最美礼物(主题)

通讯员 李廷跃 熊浩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赵昂

9月16日,在四川省兴文县玉屏山下的侨心学校,孩子们的读书声回荡在整个校区。暑假过后,迎接他们的是焕然一新的新校舍——教学楼、运动场、食堂、花丛草地一应俱全,更有让首期160名住校学生“拎包入住”的崭新宿舍楼。


(资料图)

在该县的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中交天航局南方公司项目团队为当地新增学位近3000个、床位超4500张,给苗乡孩子留下了“最美礼物”。

高质量学校的样子

兴文县地处川南山区,是四川省苗族聚居人口最多的县,境内乡镇学校散布大山深处,城乡教育资源差距大。2021年,兴文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让苗乡学子尽早享受优质公平的教育资源。

该项目覆盖全县12个乡镇,设计新建学校2所,改扩建学校17所,新建校舍15.99万平方米,新建运动场11.6万平方米,全部建成后实现学位、床位1:1的目标,满足全部在读生的寄宿需求。

一所高质量的学校应该是什么样子?大坝苗族乡大坝中学体量最大,也最能折射项目成果。

走进大坝中学,只见整个校区焕然一新。崭新的教学楼、运动场、食堂、风雨球场一应俱全,数栋宿舍楼拔地而起,所有材料均为环保用材。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以前城区学校才有的智慧系统、宽带网络、录播设备一应俱全。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这让送孩子入学的学生家长谭鑫非常满意,“这样的学校谁不羡慕呢?”

在侨心学校,刚上初一的罗钰瑕和尹文烯迎来了第一次住校生活,“拎包入住”让她们既期待又紧张。寝室整洁明亮,从棉被到脸盆一应俱全,洗漱室里不仅有独立卫浴,还24小时提供热水。见证学校的变化,校长杨龙感慨颇多,“餐厅宽敞明亮设施完备,学生公寓每间住8人,有阳台和卫生间,全天供应热水,洗澡不愁,这样的农村中学,过去哪里敢想?”

打造最安全的校园

地处华蓥山断裂带,“地震多、分布广”是兴文县撕不去的标签,全力建设“震不倒”的学校,首要措施便是把抗震标准提升一个等级——全部按照“七度设防、八度构造”标准建设,并采用世界先进抗震技术。

秘密武器之一便是抗震阻尼器。项目安全总监侯伟介绍,教学楼、宿舍楼和食堂的墙体内,全都设计预埋了抗震阻尼器。这就像给建筑物安装了橡胶垫,能大幅降低地震来临时的振幅,安全性提高数倍。另外,建筑主体结构全部使用了抗震钢筋,延展性远强于普通钢筋,即便遇到地震冲击,墙倒屋塌的情景也不会出现。

防震设计还体现在校内各个细节上。教室内照明设施通过减震器连接,楼梯踏步梁使用抗震滑动支座,消防、给水、通风、电缆桥架均用了抗震支吊架系统,大大降低了坠落伤人的可能。大坝中学李老师已经工作多年了,学校的变化她有切身体会——课桌椅在提升强度的同时,增加了下方躲避空间;钢化玻璃即便破损后玻璃碴也没有棱角,不会造成二次伤害。

建设“震不倒”的学校,桩基是根本。在为共乐小学建设一座宿舍楼时,桩基施工遭遇了大难题。岩石层下面有溶洞,还是成片的溶洞,最大一个直径达17米。这些溶洞还层层贯通,施工人员直摇头。

在如此脆弱的岩层上进行桩基施工,相当于在鸡蛋壳上打洞,难度非常大。许多学校都存在溶洞问题,建设者们通过使用永久性圆钢筒,采取重锤、轻打、快提等技术攻克难题,但打桩速度也降了下来。“最难的是大河中学,除了溶洞还遇到硬岩,30根桩足足打了两个月,最长的一根超30米。”项目副经理高岭说,“施工是慢了,可是地基安全了。”

老楼支护也是重要的防震举措。在侨心学校,从校长办公室望出去,只见焊花四溅,六根钢铁圆柱稳稳托起一栋三层小楼,两名工人正在做最后的焊接工作,项目团队正对这座建于上世纪的教学楼进行加固。

9月5日中午,四川泸定发生6.8级地震,兴文县震感明显,新建校舍无一受到影响,孩子们看电视才知道:地震了。

标签: 一应俱全 万平方米 建设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