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工网记者 王鑫 刘英杰

“中国产业工人要走通从工人到工匠的成才之路,关键是学习,学习,再学习。”9月2日,首届大国工匠论坛在湖南长沙举行。全国劳动模范、华东师范大学国际航运物流研究院院长包起帆围绕“《职业教育法》与大国工匠培养”主题进行研讨交流。

包起帆介绍,为顺应新时代上海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新要求,2017年,上海市总工会与上海开放大学共同组建了上海工匠学院,先后聘请了三批近50位院士、教授、专家、劳模成为特聘教授。学院面向工匠设立了“工匠研修班”,精心打造特色课程,不断改进教学方式,逐步形成了专题讲座、现场教学、大师带教、互助学习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已经累计培训各级各类工匠共计1318名。2021年,工匠学院还将优质教学资源从“现在工匠”向“未来工匠”开放,免费举办公益讲座“匠心学堂”。上海工匠学院还走出上海,与新疆克拉玛依成立了沪克工匠学院,与江苏太仓成立了沪太工匠学院,还为胜利油田,新疆油田等全国企业一线职工提供量身定制的教学服务。今年上海工匠学院还应工匠需求,开出高起专和专升本学历班,从更高层次服务工匠和产业工人。

多年来,包起帆在创新路上不断前行,他相信自己走过的从工人到工匠的路,可以给很多年轻职工带来启示和帮助。2016年,他将四十多年来获得的所有金牌、奖状、奖杯、证书,以及创新涉及的所有原始资料全部奉献给上海市第二工业大学,在市总和教委支持下建立了“包起帆创新之路展示馆”。展示馆开放面积3730平米,展示以实物及原始资料为主,辅以VR体验、现代化的声光电技术等表现形式。馆藏文献、资料、实物等2000余件,已吸引4万多名观众前来参观。

为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包起帆曾应邀先后在全国30个省市作了500多场先进事迹报告、近300场有关创新成果和经验的技术交流和推广。在交流中,包起帆发现,许多一线能工巧匠在技术上出类拔萃,但在成果总结、凝练和提升方面十分欠缺,成果做得出,但写不出,说不好,关键是缺乏引导。在全总和上海市总工会的组织和帮助下,包起帆手把手地辅导职工做好国家科技进步奖和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的申报工作,从项目遴选、成果总结、申报书填写、答辩材料准备到现场答辩都给予帮助。

包起帆表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工匠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永葆工匠的青春。作为一名已经退休的老劳模,他将继续做好创新精神的“传帮带”,特别要为年轻的职工树立榜样,竭力帮助职工参与岗位创新活动,同时也愿为全国各地一线工人的培训提供服务。

标签: 原始资料 产业工人 上海市总工会